颜清道长:儿女身上有这三个特征,是“克父母”的征兆,一定要警惕!

国学分享 国学网 2023-12-21 16:43 305 0

启清阁

启清阁,专注道学修研。

启清阁是由颜清道人创建,志在弘扬正道、正法、正信。

颜清道人愿通过所学所修助更多人启悟道法智慧。

现民间各类法脉流传很广,但正统道法传承甚少,希望有助于大家解惑指迷~

道长微信:dao2628


《易经》中有云:一阴一阳之谓道。


孩子与父母的关系形同阴阳和合,合顺了,孩子是来报恩的;不合了,孩子就变成了父母的仇家。
如果儿女天生是“克父母”的,在他的身上必然有这三个特征。


1、忤逆不孝,对父母有暴/力倾向



19338fa82e074d71ba039fd7127dbcc7.jpeg


周拔,明代正德年间浙江省平阳县人。自幼读书,过目不忘,七岁能文,还擅吟诗,有小神童之称。


十六岁时更是能三步成诗,名动一时。


少年成才,名声在外,脾气也大了很多。


他愈发看不起出身贫寒,作为农民的父母。他对父母非打即骂,经常冷眼相对,让父母苦不堪言。奈何孩子名气太大,父母对孩子只能忍气吞声。


周拔弱冠之年,进京赶考。却没想到遇到大雨,被滚落的山石砸死了。


进入地府的周拔面对阎王时依旧飞扬跋扈,说自己是天才神童,来时也要做大官。阎王不屑一顾道,来这里的人不乏才子,但能下辈子还能转生成/人,须得是有才有德的人。你上辈子脾气大,不敬重父母,甚至还打骂年迈的父母亲,下辈子也会投成同样脾气犟的动物——驴子。


在故事的结尾,周拔投胎成了父母磨坊里的驴,受尽父母的鞭打,才算报了恩。周拔的事情放在现实里,该说玄之又玄。


可天道轮回,因果报应始终存在。对父母不敬,甚至拳脚相加的人,必然是和父母相克的存在。同理,他在父母身上种下的恶种,在他的晚年也必然会生出恶果。



2、生性懒惰,一心“啃食”父母



QJ8729377814.jpg


与父母相克的孩子身上,必然会有被父母娇惯出来的娇纵、懒惰。这些被父母放大的“性本恶”,在日后也会转化成危害父母的恶业,成为父母命运里的累赘。


这些人缺乏上进心,不愿面对社会的竞争和压力,宁愿全家依赖父母的有限收入,过着依附的生活。这种行为,无疑是对父母辛勤劳动的不尊重和对自身责任的逃避。


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,泪眼婆娑地将自己的儿子的一家四口逐出家门,坚决表示自己不需要儿子供养。


初闻此事,许多人可能会认为老人太冷酷。但了解了背后的原因后,人们开始同情这位老人,并对儿子的行为表示愤慨。


故事的真相是,儿子在口头上常常挂着“孝顺父母”的旗号,实际上却是带着全家寄生在父母家中。


七十多岁的父亲仍旧每天外出摆摊,而母亲也不得闲,忙着为儿子一家洗衣做饭。儿子和儿媳都已四十多岁,却无所事事,不负责任地依赖老人,整日只顾玩手机,完全依靠年迈的父母供养。


起初,父母出于对儿子家庭困境的同情,让他们搬来同住,照料他们的生活。然而,这样的照料竟持续了十几年。现在,随着年岁的增长,老人已力不从心,无奈之下只得作出了艰难的决定。


坦白说,那些不求上进、专门依赖父母的儿女,无异于是对父母的极大消耗,他们的存在仿佛是为了吸干父母的资源、破坏家庭的和谐。这样的儿女,对于父母而言,无疑是一生的悲哀和不幸。


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,应是一场轮回。前半生父母含辛茹苦将我们拉扯成/人,后半生轮到我们尽孝时,身为子女当仁不让。


3、身染恶行,导致家财耗尽,父母离心



00699f9b5bea4409a0e85146c0bb8f25.jpg

说道守财奴,很多人都市想到刘阿斗;而谈及败家子,莫过于民/国时期出了名的“富二代”——盛恩颐。


盛恩颐是民/国富商盛宣怀的儿子,盛宣怀是当时著名的实业家,家底深厚可以说是富可敌国。


作为盛宣怀唯一的儿子,盛恩颐自然是含着金勺子出身,从小就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。凭着庞大的家业,盛宣怀对盛恩颐毫不吝啬,吃穿用度从来都是最好的,甚至在他成年时送了他上海第一辆奔驰车。


盛宣怀对盛恩颐的溺爱注定是一场悲剧。盛恩颐染上了赌/博,最高的记录是一天之内输掉了整整100家商铺。等盛宣怀发现儿子有这种陋习时,一切都以为时已晚。最后,偌大的盛家也被盛恩颐输的一分不剩。


来报恩的孩子会延续父母的事业和财富,来报/仇的孩子则会将祖祖辈辈辛苦奋斗几辈子家业损耗殆尽,福报亏空。父母与孩子相克,最坏的结局莫过于此了。


关注道长微信了解更多关于超度、补财库、还阴债、解童子、婚煞、感情和合、文昌学业、化太岁等咨询道长微信:dao2628


END





评论区